連假人擠人?
引進這種交通AI就不必擔心塞車、買不到票
作者:SAS台灣總經理 陳愷新
原文刊登自:未來城市@天下
每逢假期,對海陸空各運輸單位就是一場大作戰,從監控中心到前線客服無不繃緊神經,面對交通擁塞或誤點的壓力測試。從行車安全、道路維護到承載預測,人工智慧可以幫什麼忙?
每逢國定假日連假,公民營運輸機構總得加開班次應付旅運人次。若高估乘客量,額外的發車(還得考慮去回程)與人事(計入加班薪資)成本,使機構負擔大增;若預測低估,不僅要協商其他業者共同疏運,乘客的乘車體驗與第一線客服人員得承受的情緒,都可能是災難一場。
其實,運輸單位可考慮引進以「時間序列資料」為主而發展的AI預測模型技術:針對多維度且相依的序列性資料(如班車起迄點、乘客量分布歷史資料、國定假日期間、及車票的促銷活動等),交給AI模型,就能準確預測未來特定期間的乘客量分布,讓營運管理人員提前規劃成本與服務的最佳策略。
政府部門也可運用不同路段的歷史事故頻率、肇事時段、肇事者背景、肇事成因等靜態資料,再連結即時行車速度、路況及天氣狀況等動態資料,建立AI預測模型,即可提供客運或自用車駕駛行駛建議,幫助民眾安全抵達目的地,同時減少塞車和救援的社會成本。
因為有即時調控的模擬,甚至能在假期前就制定好交通安全改善方案,包含道路警示強化、最適化的交管人力配置及救援路線配套等,對強化調度效率、體恤公務人力,也是一大加分。
「機器學習」降低西澳道路傷亡率
從台灣轉到南半球的澳洲,交通單位已開始利用AI建立的模型來預防車禍。
想像一下:你握著方向盤奔馳在澳洲西岸,寬闊筆直的道路伴隨著美麗印度洋的海景,公路旅行最美好的莫過於此刻⋯⋯然後,「碰!」
從伯斯(Perth)到阿羅史密斯(Arrowsmith)這段路,曾在18個月內發生50起嚴重的道路車禍,驚人的紀錄引發媒體高度關注,促使官員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西澳警署的道路安全局(Road Safety Commission of Western Australia)負責此處道路安全;他們過往即與公私部門合作,積極制定政策與喚起大眾意識,也在2008年到2020年間力推「歸零(Toward Zero)」運動,喊出降低40%重大道路傷亡率的目標。
過往道路安全局多靠「工人智慧」,成效不彰,直到從澳洲陸軍部隊借調了資料科學家,成立了數據與智慧(Data and Intelligence)部門,對人工智慧有了概念,一切也有了轉機。
這個部門起初的任務是提供數據分析,以確保安全局的策略執行與資源分配得當,例如應當在哪些路口配置測速鏡頭等。
然而分析一段時間後,他們開始遇到挑戰—首先是發現使用「加權平均數」無法充分評估風險,再來是分析流程勞力密集,花費數百個小時分析歷史事故資料及回放資訊;更困擾的是,Excel表單難以流暢地控管分析版本。
在SAS的建議下,他們導入機器學習技術來建立嚴重傷亡模型(Killed or Seriously Injured, KSI) 模型;再使用同樣的資料源,加入道路特性與車流等變因,短短三周內便打造出一個高效且創新的演算模型。透過這個新模型,一次分析運算所需的時間從100小時大幅縮減為20小時,預計能降低25%的重大道路傷亡率。
西澳道路安全局數據與智慧部門經理有感而發,認為這個AI專案「讓我們懂得從掌握風險、而非掌握事故的角度來評估;以風險概念來找出關鍵根因並加以分析,徹底扭轉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進而提出解決之道。」
AI「影像辨識」 確保鐵軌零異常
從公路交通換到鐵路交通,AI一樣幫得上忙。
想過鐵軌下為何要鋪滿不起眼的「碎石」嗎?這些名為「道碴」的碎石,在鐵路安全上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包括分散火車重量避免鐵軌下陷與移動、吸收噪音和高熱、避免滋生雜草及排水等。
為確保乘客安全,鐵路公司必須確保道碴的覆蓋率夠,舖設高度也符合限制。這個過程,通常是仰賴工程團隊人工徒步巡檢,對團隊體力與心理壓力都是負擔。
美國奇異運輸(GE Transportation)即利用SAS即時串流分析技術,開發出一套即時偵測鐵軌異狀的影像辨識系統。在他們1,000多個火車頭(locomotive,鐵路機車)上搭載電腦視覺與物聯網系統,即時分析列車行駛時的鐵軌影像,做到在終端裝置(火車頭)上即可進行邊緣運算,讓工程人員能即時並精準地發現軌道基礎設施的缺陷位置,藉以把關行車安全,以更智慧的方式提升乘客搭乘信心,維護鐵路公司聲譽。
AI分析的最佳實踐,已經逐漸體現在你我生活周遭。只要加點「智慧」,不止能平安過好年,還能多享受一點悠閒。
推薦閱讀
- Continuous monitoring: Stop procurement fraud, waste and abuse nowProcurement fraud, waste and abuse silently robs businesses an average of 5% of spend annually. And even when organizations invest in detection methods, they’re often let down by their techniques. Learn what continuous monitoring is and why this proven analytical method is key to fighting back.
- What do drones, AI and proactive policing have in common?Law enforcement and public safety agencies must wrangle diverse data sets – such as data from drones – in their proactive policing operations. To be most effective, they need modern tools that support AI techniques like machine learning, computer vision and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 Analytics for prescription drug monitoring: How to better identify opioid abusePrescription drug monitoring programs (PDMPs) are a great start in combating abuse of prescription drugs, but they could be doing much more. Better data and analytics can inform better treatment protocols, provider education and policy decisions – and save lives.
準備好訂閱意見領袖觀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