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天鵝」來了!氣候危機恐致金融危機
全球央行將氣候變遷風險納監管
作者:SAS台灣總經理 陳愷新
原文刊登自:未來城市@天下
氣候危機衝擊各行各業,影響全球經濟穩定,甚至引發金融危機。全球政府及央行正將氣候變遷因子納入金融業壓力測試,綠天鵝振翅,怎麼預測牠詭譎的路徑?
你也是咖啡愛好者嗎?隨著氣候變遷愈趨嚴峻,專家指出,到2050年,氣溫上升將使拉丁美洲的咖啡產地縮小50%,其中包含占全球32%產量的巴西產區。咖啡產量減少,不只對愛好者來說是天大的壞消息,也將衝擊咖啡農、社區、咖啡商、烘豆商、零售商及銀行。
然而,咖啡產業只是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產業縮影。氣候危機廣泛影響了零售、製造、衛生醫療、保險及金融業等產業。例如,極端氣候導致農作物產量低,農業貸款無法償還;依賴水的製造業,將因乾旱缺水被迫關閉;災害及高溫使醫護人員不堪負荷;個人和企業得賠償氣候災害的損失。
氣候變遷也將改變市場和經濟的運作方式,帶來金融風險,威脅全球經濟穩定性。據經濟學人智庫預測,由於缺乏氣候適應能力,2050年全球經濟規模將減少3%。
此外,國際清算銀行(BIS)的《綠天鵝報告》(The Green Swan)也指出,氣候衝擊將造成下一個系統性金融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甚至表示,氣候變遷對金融體系的穩定性構成嚴重風險,氣候危機絕對會引發金融危機。為此,金融業紛紛關注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及聯合國氣候峰會的進程。
總體而言,氣候變遷將為金融業帶來兩大風險: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
實體風險:氣候衝擊造成的自然災害,如森林野火、暴雨、颶風、乾旱等,損害民眾的生命及財產,增加金融業經營的成本與風險。
轉型風險:各國政府為減緩氣候衝擊所施行的減碳、碳定價政策,將影響高碳排能源密集產業的營運;貸款給這些產業的金融業,便首當其衝。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及金融業透明度的要求,不僅銀行董事會、投資者和客戶要求金融業提供氣候變遷風險評估,金融監理機關也開始制訂管理氣候變遷業務風險的策略。作為金融體系和經濟的核心,金融業必須學會平衡氣候變遷的風險及新機會。
各國央行力挺ESG,氣候變遷納金融監管政策
分析全球ESG政策的發展,除了政府推動企業實踐ESG,國家中央銀行也力挺ESG,將氣候變遷因素納入金融監管政策。
例如,2021年美國聯準會成立金融穩定氣候委員會,計劃在2023至2025年要求金融業將氣候變遷納入壓力測試;日本央行則推出新的貸款工具,提供資金支持氣候變遷的項目。
法國和英國則領先全球,為在未來幾十年面對淨零碳經濟的過渡期及氣候變遷的壓力,率先執行金融業的氣候變遷壓力測試。法國央行法蘭西銀行針對九家銀行和15家保險公司,執行全球首次自願試點的氣候變遷金融壓力測試,並在2021年五月表示,法國金融業及保險業應該加快應對氣候變遷的速度。
2021年六月,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也首次對英格蘭最大的銀行、保險公司及金融系統,進行實驗性的氣候變遷全面壓力測試;壓力測試的建模範圍涵蓋30年,掌握金融體系面臨的氣候風險。
這些測試模擬三種情境:全球政府及時採取行動減少碳排放、有減少碳排行動但時程太落後,以及不採取額外行動等。每個情境都涵蓋實體與轉型兩大風險:針對實體風險,會評估溫度變化導致的火災和洪水;針對轉型風險,則會計算企業成為氣候友善企業後,因碳稅價格或資產價值變化所帶來的風險。
六成台灣銀行未將氣候變遷風險拉至董事會
回頭看台灣。
2021年,金管會將氣候變遷納入金融業、保險業的壓力測試情境分析之一;金管會日前提出的「永續金融」第三支箭,便是加強金融機構落實氣候變遷的風險管理。
不過,根據四月銀行公會的評估報告,仍有六成銀行未將氣候變遷風控的最高層級拉到董事會。可見,台灣金融業除了將永續性納入投資組合管理,更需要規劃氣候變遷的風險管理戰略。
然而,要能準確衡量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金融風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金融業將面臨四大複雜的變因:
- 要能分析數十年來各種氣候路徑的影響,但分析時卻缺乏可用的歷史數據。
- 長期預測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 氣候有地域和產業差異,因果關係各不相同。
- 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技術的出現與生活方式的改變。
在上述四大變因下,必須運用新的氣候數據和與新的分析方式,來預測氣候變遷對金融業整體的衝擊與風險;而新的分析方法,須能協助金融業重新思考氣候變遷下的氣候數據管理與分析、商品組合風險、氣候風險情境設計與氣候風險壓力測試,全方面評估氣候變化的衝擊,並有效洞察可能的營運風險,調整風險控管策略與營運戰略。 各行各業都有守護地球的責任,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不容小覷,對金融業資產負債的影響,也考驗金融業的應變能力。環境瞬息萬變,以風險管理的角度看待氣候變遷,金融業才能安心邁向綠色的未來。(延伸閱讀|疫後新常態!零售、製造、金融、城市、醫療、教育,哪些趨勢興起?|)
推薦閱讀
- Strengthen your payment fraud defenses with stronger authenticationThe rapid growth of digital wallets and payment applications ushered in many new payment fraud threats. Today, it’s more critical than ever to authenticate users. Learn four innovative to ways strengthen your authentication defenses while reducing false positives and protecting customers’ assets.
- Taking pre-emptive action to stem the tide of VAT fraud lossesEU countries lost an estimated €159.5 billion in VAT revenues to VAT fraud in 2014. The solution? Hybrid fraud analytics technology.
- Putting an end to pay and chaseSophisticated technology-driven approaches can not only root out fraud in social benefits programs, but find it before payment is made. A proactive approach can reduce the 5 to 7 percent of government dollars that end up in fraudsters’ pockets.
準備好訂閱意見領袖觀點了嗎?